“新市场财政学”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暨“新市场财政研究所”成立大会征文方案
发布日期:2016-10-17 来源: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征文背景
财政学是一门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相对独立的科学,以“盎格鲁-萨克逊”学派为代表的现代主流财政理论由于被严重“经济学化”而丧失了解释和预测财政现象和财政发展趋势的能力。特别是主流财政学将市场失灵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从逻辑上推导出政府以及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并将其作为解释财政现象的分析范式。但市场失灵理论本身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假设,它存在着许多致命的缺陷和问题;市场失灵并非是政府干预的充分必要条件,因此,将财政构建在市场失灵理论基础上,在逻辑上也既不充分也无必要。
主流财政学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认识偏的差以及对市场与私人部门概念的混淆促使我们回归财政学的本质,重新定位被误导的政府、市场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关系。我们重新审视了似乎早已被遗忘的欧洲大陆学派,建立了以“社会共同需要”和“公共选择”为理论源泉的方法论、以公共价值目标的新财政理论分析与研究范式——新市场财政学。新市场财政学以“新市场模型”为理论内核,重新树立了市场“平台观”和“参与型”的政府观,认为以公共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公共部门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私人部门都是市场平台的参与者,并放弃主流财政理论一直秉持的“政府-市场”二元论,认为政府与公共部门、个人与私人部门、立法机构都是基于市场平台之上,而并非与平台对立,通过不断互动博弈来建立、实现或扭曲市场平台的具体规则,充当“交易”的“立规者”。
我们认为,新市场财政学的建立有可能为财政学理论的理论基础开辟全新的研究视角,也许能更好地解释主流财政理论较难回答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我们倡议开展“新市场财政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并为此发起成立球探篮球比分,竞彩足球比分新市场财政学研究所,以有效推动相关讨论交流;我们期望,这样的碰撞与融合能够有利于生成兼收古今中外之精华的财政“中财学派”乃至“中国学派”,最终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引领国际经济与政治秩序的改革与重构。
征文目的
为顺利召开“新市场财政学”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庆祝“新市场财政研究所”成立,增强学术界对“新市场财政学”理论创新的了解及研讨,促进“新市场财政学”思想理论传播,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特向社会征稿。
征文框架
一、“新市场财政学”基础理论创新
1.新市场财政学的基本范畴
2.新市场财政学的体系架构
3.新市场财政学的相关挑战
二、“新市场财政学”视野中的财政之道
1. 新市场财政学下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2. 新市场财政学下财政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3.新市场财政学下财政的演进路径是怎样的?
4.市场失灵理论如何反思与批判、市场视阈下的政府与财政职能如何重新梳理?
三、"新市场财政学”视野中的财政之体
1.新市场财政学下的财政主体是什么?
2.新市场财政学下的财政制度内容是什么?
3.新市场财政学下的财政财富内容是什么?
4.新市场财政学下如何打造健全的大国财政之体?
四、“新市场财政学”视野中的财政之术
1.新市场财政学下如何看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财政选择?
2.新市场财政学下如何看待计划与市场的财政选择?
3.新市场财政学下如何看待公有与私有的财政选择?
4.新市场财政学下如何理解看待PPP机制的当代价值与机理?
五、“新市场财政学”视野中的财政之势
1.新市场财政学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财政供给侧是什么?
2.新市场财政学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财政结构是什么?
3.新市场财政学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重构国际税收秩序?其财政逻辑是什么?
(1)BEPS方略的国际税收制度如何定性与解构(税收协定、转让定价、数字经济)
(2)“一带一路”倡议中如何阐发与架构新丝路国际税收秩序(经济、政治、文化)
征文要求
1.投稿文章以财政学及相关财政基础理论为主题,学术引用规范严谨,语言准确思路清晰。
2.征文日期为即日起至2016年11月7日(以电子邮件发送日期为准)。
3.征文仅接收电子投稿,投稿文章均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地址: icfd_media@cufe.edu.cn,邮件题目为“【新市场财政学】+投稿人姓名”;邮件正文则需提供投稿人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称及职务、联系方式(包括通信地址、邮编、电子邮件地址、电话等)等。
4.投稿文章请以附件的形式发送过来,格式不限,稿件标题同邮件题目,稿件正文包括文章题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及参考文献。
5.投稿文章将由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统一进行评审,结果将以邮件的方式发送至投稿者信箱。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将支付入选文章作者相应稿酬,并择取优秀文章以出版论文集。
6.入选文章作者将被邀请参与2016年11月12日于球探篮球比分,竞彩足球比分学术会堂所举行的“新市场财政学”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全部食宿费用将由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但往返交通费用自付(学生除外)。
7.具体参会事宜将另行通知,望关注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相关信息。
联系方式
联系人:田阳
联系电话:(010)62288272
欢迎广大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2016年10月14日
[编辑]:张萌